生物學實驗,顯微鏡觀察的標本制作中固定的作用
作用有哪些
當切取了一塊材料之后,不立刻經過適當處理,這塊材料內的
組織、細胞的形態結構就會發生改變,僅外表上就可以看到它們出
現干枯萎縮。另外,由于微生物的浸入和生活細胞內各種代謝活動
的進行也會使細胞、組織的形態結構發生變化
因此,要使生物組織在切取以后仍能保持原來狀態,必須將生物材料
加以適當地處理。
在生物制片過程中,通常用一種或幾種化學試劑配成的溶液將生物
材料殺死,并保持細胞、組織原來的形態結構,這個過程稱為固定。
固定后生物材料中的細胞、組織究竟發生多少變化,至今尚無
精確的方法統計。但是固定的目的在于盡量減少材料因死亡所引起
的細胞、組織形態結構的變化。
具體地講,固定有以下好處。
1.我們知道油類和脂肪等遇到俄酸時即形成黑色沉淀。植物細胞
內的蛋白質遇到酒精后即凝結成塊。
固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細胞中的內容物通過沉淀或凝結的方式固定起來,
使之不再在以后采用的任何藥劑中溶解。
2.增加細胞或組織內若干內含物的折光程度,使這些物質在
不同程度的感光作用中易于區別。
3.增加細胞對各種滲透壓的抵抗力。生活的細胞,常受外界
各種滲透壓的影響而改變其形態。但當固定液發生作用后,經過固
定的細胞,對于各種滲透壓不再發生反應。
4.使組織增加堅韌性。通過固定,使材料能抵抗以后的種種
處理,而不致發生歪曲等現象,對于切片來說尤為重要。
5.使用固定劑能影響以后的染色,有些固定劑對染色有促進
作用,還有一些固定劑則阻礙著色。因此,在使用某種固定劑時,
應先考慮這種固定劑固定后,應采用何種染劑著色較有效。
對染色劑有了深刻的了解后,選用固定劑就有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