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是由物鏡和目鏡組成的-成像原理
顯微鏡成像光路圖
顯微鏡是由物鏡和目鏡組成的。顯微鏡成像的基本原則是:物鏡造成一個高質量的放大實像,目鏡的作用與放大鏡相同,用來觀察物鏡所造成的實像。因此被觀察到的實物應放在物鏡前焦點之外不遠處,
物鏡造成的實像(常叫做第一次像)應位于目鏡前焦點內適當距離處(或在目鏡前焦點上),以使較后虛像位于眼的明視距離處(或無窮遠處)。
所謂顯微鏡的調焦,就是將鏡筒上升或下降,使實物落在物鏡前焦點之外適當的地方,使眼睛觀察到一個清晰的虛像為止。根據上述原則很容易作出顯微鏡的光路圖。
由于物鏡和目鏡均不是一塊單透鏡,而各是一個光學系統,因此光路比較復雜。通常是把物鏡和目鏡各用一塊薄透鏡來代表,物鏡是一種短焦距的小凸透鏡,而目鏡則是一塊焦距較長、口徑較大的凸透鏡。再按一般作圖方法畫出成像光路圖。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