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高級的顯微鏡的物鏡要比普通光鏡物鏡較貴
分辨
一臺顯微鏡所能達到的較大有效放大倍數,是指把影像放大到使物
鏡所分辨的全部細部影紋都能被觀察者的眼睛看清楚的程度,這較后
決定于物鏡的分辨本領。
數值孔徑和選用光的波長的函數,遺憾的是,精確計算物鏡的分辨
本領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它受光的干涉效應的影響。
光是由波動傳播的。如果整個標本本身是發光體,從標本表面某一
點發出的光與基臨近點發出的光彼此不發生關系,那么,干涉效果便
被減小到較低的限度。
一個物鏡的分辨本領,有時也用上述比率的倒數來表示,單位為線
條/毫米;蚓條/英寸。我們不能過分強調整個分辨本領是個十分可
疑的問題;同時,觀察者也應當注意在觀察極細的細部時,光的繞射
現象并不影響對標本形狀的真實判斷。同樣,也須注意一個極重要的
問題,即是聚光鏡的數值孔徑必須與物鏡的數值孔徑相配合。
顯微鏡用可見光所能達到的有效放大倍數的上限,約為1500倍(如
果用25倍目鏡,可能超過2000倍,
對于紫外顯微鏡檢術來說,這一放大倍數還要增加一些。
但是由于玻璃對紫外輻射的相對阻光率較大,意味著物鏡的鏡片需
要用石英和其他物理性能相宜的材料來制造,這樣不僅成本高。
而且有相當的困難。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倍數,
就必須采用電子顯微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