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光學顯微鏡聚光器有三種類型-儀器常識
復式顯微鏡的第三個光學部件稱之為“臺下聚光器”。標本載玻片置于物鏡下的臺上。這個臺叫做“載物臺”,臺下區是在載物臺下方。有些顯微鏡,光從一鏡面反射通過臺下聚光器來照明標木。今天許多顯微鏡已有內裝的臺下照明,這樣就用不著單獨的平面鏡了。無論哪種情況,光都是直接通過合下聚光器并且在標本處會聚成很小的一個面積。光線通過標本時再分散并形成一個倒立的圓錐體,其底部的大小正好充滿物鏡的孔徑。光束進人聚光器的大小由聚光器下的一可變光闌來控制。這個光闌叫做“孔徑光闌”。聚光器的焦點與光闌的開放都是為調節柯勒照明用的。
可采用的臺下聚光器有三種,阿貝聚光器是較簡單、較便宜的一種。大多數的顯微鏡都裝用它,除非標朋用另一種類型。這種聚光器未經光差校正,可由二或三個透鏡單元組成。在低倍鏡(10x或10x以下的物鏡)下工作時,頂部的這一單元有時可以通過旋松螺絲或者從支架上擰開而除去。在中倍及高倍鏡下工作時則使其保持原位。在用低倍物鏡時,如果不除去頂部單元就可能無法將整個視野全照明。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