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顯微鏡在結構和普通的光鏡比較有何不同
測量顯微鏡在結構上不同于一般觀察顯微鏡。在安裝過程中,
首先通過對物鏡像面的調整,使之達到物鏡所要求的放大率,
然后在該像面位置上安裝分劃板,使分劃板的刻線面與該像面
嚴格重合,再將分劃板和物鏡在結構上做成一體,而把物鏡與
目鏡做成可分離的二體。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物鏡的像距固定
不變,觀察者采用正確的調焦方法可以使物距也是一個恒定值,
即共軛距保持不變,物鏡的放大率便能嚴格恒定。當不同視力
的觀察者使用時,只須通過目鏡上的視度調節機構改變目鏡相
對分劃板的距離,變能同時看清分劃刻線的像和物體的像,
再對物體作瞄準、定位與讀數,便可準確的測量。
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測量顯微鏡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它將物體放大細分,然后進行
瞄準、定位和讀數,測出物體的幾何量。由此看來,幾何量的
精密測量不僅與顯微鏡的放大率有關,還與瞄準定位精度有關。
而顯微鏡的瞄準精度又與它的分辨度以及人眼的瞄準精度有關。
顯微鏡作為目視光學儀器,設計時,在確定放大率參數時須
考慮眼睛的視角分辨率。這就是說,要充分利用物鏡的分辨率
,使得被顯微鏡物鏡所分辨出的細節,恰好能被眼睛所分辨。
為此,要確定適當的放大率,以便把物體放大到恰好被人眼
所能分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