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礦物樣品檢測研究礦物顯微鏡的應用常識
對材料的表征是現代材料科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意味著對同一材料不
同部位進行精確的區分。表征的概念覆蓋范圍很廣,包括物相的化學成分及相
之間成分變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晶粒、物相和微量組成在空問分布的檢驗;
晶體結構的確定;在某種程度上,還包含結構缺陷的本質和分布的研究
英國的Robert Hooke是較早系統地使用光學顯微鏡的人,但是這些顯微鏡學家
并沒有對金屬的微觀結構有一個清晰的研究。
“垂直照明”顯微方法已經成為所有金相實驗室的使用標準。其間,
礦物學家發展使用了用透射光透過薄的透明巖石的顯微鏡;谌松涔怆S
入射面有偏振效應這一現象,低對稱性的非立方性晶體因此有兩個截然不同的
折射率這一事實,礦物顯微鏡得以擁有一個完全嶄新的使用空間.尤其在19
世紀晚期,一旦引人會聚入射光束,所謂的indicatrix方法就成為鑒別多相巖
石斷面礦物的一種手段。冶金學家也使用偏振光,但僅僅是作為顯示非立方金
屬微觀結構的一種方法。這對那些想獲得明顯襯度的不易蝕刻的合金其有至關
重要的輔助作用
在20世紀下半葉,人們發明了數目眾多的各式各樣的先進的光學顯微術。
其中包括相襯顯微術(在法國發明)和多束干涉顯微術(在英國發明),還有
可以清楚地辨別出遠遠小于一個光波長深度差的方法;這些技術在研究多型性
方面尤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