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學顯微鏡的原理簡介,細胞試樣分析儀器
暗視野顯微鏡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空氣中布滿了灰塵,而肉眼卻看不見,可是在幻燈機前面,當一束強光在黑暗中穿過時,空氣中的灰塵便粒粒清楚可見了。
這是由于灰塵散射了光線,使得我們能夠看到它。
暗視野顯微鏡就是利用這個現象制成的。通過暗視野顯微鏡可以看到普通顯微鏡所不能看到的細胞內部的某些結構。
普通顯微較大約可以看到1000埃大小的物體,而暗視野顯微鏡卻能看見小到100埃的物體。
在結構上,暗視野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聚光鏡不同。普通顯微鏡是明視野,它的聚光鏡把光源的光會聚在中央,光線透過或繞過標本直達物鏡
在暗視野顯微鏡的聚光鏡中光欄把中盜瑟束擋住,讓光源的光從旁邊斜照標本。如果顯微鏡的鏡臺上沒有標本,則光源的光不能直接進入物鏡,這時顯微鏡的視野一片黑暗。
放上標本后,光線受到標本的散射,小部分光折入物鏡,形成明亮清晰的形象,而視野的背景仍然是黑暗的。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