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測量的精度的常識-上光儀器便攜式顯微鏡
維氏硬度測量的精度依賴于負荷的精度、金剛石壓頭的質量
和對角線測量的精度,對于均質材料,不同的試驗機和操作者
所產生的硬度差不得大于+2%.
顯微鏡也能間接測量很小的質量,這種質量超出了微量天平和
靈敏度極限,于是,用適當的方法制得的金、鉑、汞等小球體,
可用顯微鏡測微器量度其直徑,從而求得它們的重量。即使以圓
泡形式存在的小量氣體也能根據這一原理進行分析。
現場顯微技術
金相學家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即需要檢查一個結構或一個大的
物體的金相組織,它們又不能切下來或拿進試驗室。在這些情況下,
就要把試驗室搬到試樣那里去。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制造了便攜式拋光設備(機械的或電解的)和便攜式顯微鏡。
有些試樣的拋光區很難用便攜式顯微鏡來觀察。在這些情況下,
可對表面進行復制,用光學顯微鏡或透射電子顯微鏡對復制型
進行觀察。
顯微硬度這個術語被廣泛應用城描述小負荷下的材料硬度試
驗中,但是顯微硬度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硬度很小而不是負荷很
小,更為確切的術語已建立起來,并被采用這種試驗方法的人
適當地解釋過,一般不舍近求遠引起什么混亂。
體視學是一門新學科,應用體視學方法會有一些阻力,顯然
,掌握這些新方法需要作出努力,而它們的應用也需要付出相
應的勞動。但是體視學的基本測量則相當簡單,不需費很大力
氣即可完成。圖象分析方法的新進展使這些方法的應用司空見
慣了,因為它不象人工測量那么繁瑣。體視學方法在質量分析
和組織一性能一表現的相互關系的研究方面是有重要價值的。
在應用體視學原理時,首先要確定應該測量哪些參數,這決
定于研究工作的性質。在常規質量控制中,已制訂一定的制造
工藝,則可進行簡單的測量來檢驗與標準之間的偏差。這類測
量包括晶粒度、相或能成物的體積分率、片間距、球化級別以
及脫碳層深度等。在研究工作中,制造工藝往往很大,通常需
要對組織作更精確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