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觀察易碎礦石溶液中細菌的特點-試驗儀器
以及在不尋常的氣候中堆浸取得的經驗
1)對于易碎礦石,為了防止磨損和壓碎,修建礦堆時車輛不得在堆面行駛。
2)由于礦石很易風化和塌陷,堆放面積必須留有510%的余地。
3)由于礦堆中已有細菌存在,不需要接種。在氧化礦堆酸浸階段,曾經停止加酸,結果pH值上升不顯著,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溶液中有大量的細菌存在。上述情況是在還未采取措施促進微生物生長以前發生的。
4)置換槽必須有足夠的容積,為達到經濟上有利的回收率,攪動是必要的。使用的廢鐵的種類和尺寸必須細致考慮。
5)在控制冶金過程時,整個無機化學系統必須全面考慮。在這方面,Eh-pH圖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別是因為細菌系統也可同時考慮。僅僅考慮細菌或者無機化學是不夠的。
6)浸濕和瀝干循環交替方法對于細菌的繁殖和大塊礦石的浸出兩方面都有利。
7)在某些情況下,添加養料可能有幫助,特別是添加氮和磷。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