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上使用的學生顯微鏡和金相檢測的光源不同
自從16世紀末問世以來,光學顯微鏡提高了我們在基礎生物學、生物醫學、醫學診斷學以及材料科學等學科上的認識。它可以將物體放大1000倍,幫助我們看到裸眼不可能看到的細微之處。 自從羅伯特。胡克和安東尼。列文虎克發明第一臺顯微鏡以來,光學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隨著專業技術和光學的發展,今天人們可以看到活體細胞的結構和生物化學成分。顯微鏡也跨入了數字時代,開始使用電荷合器及數碼照相機來捕捉圖像。盡管如此,這些先進的顯微鏡與你在生物課上使用的學生顯微鏡在基本原理上還是非常相似的。
基本結構顯微鏡必須從一小塊微小的、被充分照射的標本區域進行采光。為了進行采光,顯微鏡裝有物鏡,即小型球形透鏡,可以將物體圖像在顯微鏡的鏡筒內較短距離處進行聚焦。然后,圖像經過第二個透鏡即目鏡進行放大,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圖像。 除光源外,顯微鏡還有聚光鏡。聚光鏡是一組透鏡,可以將來自光源的光會聚成標本上的一個極小的亮點,也就是我們通過物鏡看到的那個區域。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