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過磨屑的形成-材料表面顆粒測量
由于大多數磨損過程包括表面材料剝落成為顆粒,所以,檢驗潤滑油中的磨屑可望獲得關于任何損傷的性質和程度的有價值的證據。磨屑分析可提供更加完整的資料,可以揭示磨屑的形狀。
磨周的形成由于復合表面的剝離以及由于切削而產生的磨屑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過磨屑的形成,并著重指出形成尖楔的重要性。尖楔的形成起源于任何能夠造成塑性滑移過程的凹凸不平(例如表面上微凸體的相互干涉或外來磨粒的存在),并一直持續到極限應變。這樣形成的磨屑往往會反復地從一個表面轉移到另一個表面,因此,碎屑較后組成包含來自兩個表面的材料。
由于在一個或另一個表面上逐次堆積的顆粒帶有偶然性,所以可期望碎屑的尺寸具有較大的分布范圍。
在實驗室條件下,以氮氣環境代替空氣時,顆粒的平均尺寸就成百倍地增大,這表明氧氣對阻礙表面粘著和隨后的顆粒長大具有強烈的影響。
由于鐵譜分析法,在實驗室中和在工業中研究顆粒非常方便。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