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花粉顆粒結構的制作步驟
制片
(1)挑取少量抱粉放于干凈的載物片上,加幾滴95%乙醇去脂
(若用已去脂的抱粉制片,則可不必加乙醇)。待乙醇蒸發后,用
乙醇紗布輕輕拭去抱粉的油質,加一小塊甘油膠,微火熔化,
然后取干凈蓋玻片,輕輕放在已熔化的甘油膠上.
待甘油膠完全充滿蓋玻片四周后,將載玻片平放于標本盒內。
(2)有些植物花很小,不易收集到適合制片的花粉,可從植株上取下
幾個花藥放在載玻片上,用95%乙醇濕潤,并加水一滴,加熱至沸騰,
花粉則留在水中,而花藥等雜質都可除去。用濾紙吸去水分,
再加甘油膠染色即可。若花太小,花藥不易取下,可直接取花,依上法制片。
(3)甘油膠完全凝固后,擦去蓋玻片四周溢出的染液及粘附劑,用光學樹脂封
固.于玻片左側3/5處貼上小標簽,注明標本名稱,放于標本盒內保存備用。
拍攝
在顯微鏡油鏡下(少數較大抱粉使用400X 3.3拍攝),對每種抱粉分別
拍攝四個面,即極表面、極光切面、赤道表面、赤道光切面。
拍攝時加淡綠色濾光片。
1.挑取染液要適中,過多或過少都影響制片質量。染液過厚,會將抱粉覆蓋
住;染液過少,則抱粉不能全部著色。兩者都不利于鏡下拍攝。
2.染色時避免加熱過甚,防止甘油膠產生氣泡,影響抱粉粒清晰度。在加蓋
蓋玻片時,必須用攝子保持蓋玻片的傾斜位置,使蓋玻片開始一邊與載玻片相接
觸,以排除氣泡產生的可能。
3.染液深淺要合適,過深或過淺都可使抱粉粒表面結構模糊不清。
4.染液很不穩定,在貯存中自然退色;抱粉粒形態亦不是恒久的,時間長了也
可變形。因此要注意掌握拍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