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鑲嵌方法有哪些-金相試樣的鑲嵌的作用
試樣的鑲嵌
為了磨制、檢驗和保管的方便,以試樣高度為10~15 mm、檢驗面邊長或直徑為15~20 mm的方形或回形試樣為較合適。切取試樣后,先將檢驗面用銼刀或銑床除去I~3mm深的金屬層,然后用砂紙進行磨制。對于薄板、小規格線材、型材,及研究分析處理質量問題時碰到的不規整、不能手持磨制的試樣,可采用鑲嵌的方法。
常用的鑲嵌方法
1)低熔合金鑲嵌法低熔合金鑲嵌法是經常使用的一種鑲嵌法,操作較為方便。該法是將選擇好的試樣的較大面為底面,放在平整的金屬板上,用稍比試樣大一些的金屬圈套在試樣上,將熔融的低熔點合金澆注在套圈內,使套圈與試樣連成一體,鑄成金相磨片,冷卻后進行磨制的
2)其他易熔材料鑲嵌法除低熔合金鑲嵌法外,有時還采用其他易熔材料如硫磺、火漆等進行鑲嵌。應該指出,采用新硫磺鑲嵌時易產生空隙,使試樣與硫磺之間結合不牢。因此,一般采用再生復熔的舊硫磺進行鑲嵌。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