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襯顯微鏡技術原理-透明生物標本的顯微成像
相襯顯微術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只能用來觀察物體亮暗的變化,不能辨別物體相位的變化,特別是那些相位起伏較小的弱相位物體。
因此,較初用顯微鏡觀察相位型物體(如透明生物標本)時,必須采用染色法。而染色的結果往往會導致生物體死亡.因而無法在顯微鏡下觀察活體標本的生命過程。此外,對某些固態介質也無法進行染色處理。
澤尼克于1935年提出的相襯顯微術,通過引人相位濾波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透明生物標本的顯微成像問題。
相襯顯微術也可以應用于觀察金相表面、拋光表面以及各種透明材料的不均勻性檢測。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