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的表面研磨砂粒、金屬氧化物的微粒檢測顯微鏡
研磨性磨損“磨損”這個詞通常是指研磨性磨損,研磨性磨損是由
接觸表面的研磨微粒的摩擦所引起的,這些微粒一般很小、很硬而且邊
緣鋒利,如砂粒、金屬氧化物的微粒等,它們容易將接觸表面磨掉。常
見的研磨性磨損的例子很多,
如:用砂紙(或金剛砂紙)和砂輪來磨平木材和金屬的表面,皮鞋
鞋底在水泥人行道行走時的磨損,片和鉆探機鉆頭在使用過程中的磨損
以用由于外界研磨微粒進入潤滑劑而使旋轉軸的軸頸金屬的磨損等等。
通常,金屬表面硬度越高,其耐研磨性磨損的性能就越好。金屬表
面的硬度一般可通過熱處理如:火焰表面硬化、感應淬火、滲碳處理、
氮化處理、電鍍、火焰鍍層以及其他途徑來提高。這些方法對于使用要
求嚴格的場合,不是全部都可采用的,因為硬化的表層厚度往往至少需
3mm 才能獲得適當的使用壽命。
為了防止外界微粒進入零件表面,在機器設計時要適當采用油過濾
器、空氣濾清器、防塵罩和軸的密封裝置等,這是非常重要的。
有時,兩個摩擦零件之一用較軟的材料制成,并把它設計成價格低
廉且易于更換。例如,轉軸的硬表面因使用軟的易于更換的軸承和被套
而受到保護。
在某些情況下,要求選用足夠軟的軸承,以便允許那些硬的研磨微
粒完全崁進軸承表面內,使這些粒子不再像砂紙上的研磨粒一樣凸出表
面。這就是為什么汽車發動機曲軸采用軟的巴氏合金軸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