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物顆粒形成顯微組成結構特點分析用顯微鏡
提高組織穩定性的重要意義
對于二相系合金來說,在蠕變過程中,基體組織的變化
和沉淀顆粒本身的變化之間,’可以發生很復雜的相互作用。
鋼中碳化物的粗化及轉變,對于基體中的位錯結構以及由蠕
變所引起的這一結構的變化非常敏感。雖然當沉淀顆粒間距
相同時,基體組織的變化具有相似性,但顆拉間距因合金系
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由于第二相顆粒對于決定蠕變強度及塑
性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蠕變過程中這些組織的穩定性便具有
重要意義。
影響組織穩定性的關鍵因素
從鋁鋼開始直到含硼多元鋼都屬于二相系合金,異相本
身的穩定和基體中保持盡可能少的碳水平是影響組織穩定性
的關鍵因素,并隨溫度的提高,這些因素的影響也愈顯著。
由于晶界處存在著大量缺陷和空穴,致使沿晶擴散速度
遠大于晶內擴散速度,沉淀往往在這里優先發生及聚集,造
成蠕變過程中晶界的粘滯性滑動和遷動,從而給熱強性帶來
非常不利的影響。內表面活性元素硼加入鋼中后,優先分布
于晶界及其附近,它能與空位強烈結合,從而對空位起到一
定的鎖固效用,含硼鋼的“無沉淀帶”明顯較小,當鋼中同
時含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時,鄰近晶界區會發生強力結合碳
化物的緩慢析出,從而使“無沉淀帶”得到加強,硼也參與
碳化物反應,從而對碳化物的成分、大小、數量及其穩定性
產生有利影響。所有上述作用對鋼的熱強性及持久塑性都是
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