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碳化物顆粒金相結自動計量金相顯微鏡
碳是較有影響的元素,因為它使鋼基體硬度增大,當碳增加
到約0.8%時,基體硬度的增加會伴隨韌性降低,當碳增加到約
1.7%時,硬的碳化物在基體中以分散顆粒成球狀分布,硬度和
脆性將會增加,這些材料則只耐低應力腐損,當碳超過1.7%時
通稱為鑄鐵,很多非常耐磨的合金都在這一類之中。
為各特定用途分類出較合適地選用硬化表面堆焊合金并使
之條理化是困難的。通常是分四步進行判斷。1)確定使用條
件,包括磨損的類型及復雜性與所希望的壽命。2)評價以往類似
場合中成功地使用硬化表面堆焊合金的經驗.3)對現有合金作
出評價,以明確堆焊成分及其金相結構對性能的影響。4)進行實
驗,特別是關鍵性用途的實驗,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多種取舍。
選擇的依據仍是經濟性,貴的合金壽命長,差的合金壽命較短。
了解合金成分的功能及金相結構特征有助于合金的選擇,
加入合金元素必然造成特定的性能,這些鋼也會延遲相變
而成新的金相結構,每一種金相結構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是,當
這些鋼用作硬化表面堆焊合金時,其金相結構將取決于合金含
量、碳含量及焊后冷卻速度而定。
合金元素與碳之比使焊后冷卻時形成珠光體,這些鋼用作
修復材料較好,用作表面堆焊合金是不經濟的。
大量加入合金元素及碳將會在焊件中抑制珠光體的形成,
但可轉變成較硬的馬氏體結構,低碳馬氏體具有良好的沖擊
韌性,而耐磨性也稍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