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玻璃表面結露狀態和特點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雨天乘坐車時,眼鏡片會突
然蒙上一層霧氣,電車的窗玻璃也因結霧而使外面的景象朦
朧。汽車的窗玻璃也有類似問題。還有,戴著眼鏡走進浴池
時,眼鏡上結霧是很令人惱火的。冷天在房間里燒水,玻璃
窗因結霧而看不清外面。這種“霧”是由于水蒸氣壓及溫度
的關系,在玻璃表面附著的小水滴造成了光線的漫反射的結
果。所以只要除去產生水滴的條件,這種霧就會消失。它跟
堿或其它化學藥品與玻璃反應而生成的永久性霧斑是根本不
同的。
那么,玻璃表面上結露時,到底是在整個玻璃表面上均勻
地凝結,還是首先在污臟的部位或者有傷痕的部位生成露的
核,從而在局部凝結,至今尚不清楚。為了弄清這個現象,
我們進行了下述實驗。
將要觀察的玻璃表面朝下,蓋在盛有水的玻璃瓶口上,用平行
光光源通過顯微鏡觀察并拍照。用燈泡加熱使水蒸發,在玻璃
表面結露。從連續拍照的顯微照片,觀察結露狀態。與此同
時,在等距離處放置裝有等量水的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以測
量水溫。
(1)玻璃表面有指紋時,首先沿著脂肪膜結露,在那
兒露很快生長并擴展到很大范圍。
(2)指痕條與指紋類似,但是,研磨面上的給露不是獨
立地進行的,而是從脂肪條部分開始生露,并擴展到研磨面。
(3)研磨表面結露與刀片劃痕無關,劃痕內結露較
慢,獨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