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金屬樣品晶體顆粒平截面或截面
定量金相學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這既是因為分布相顆粒的任意截面
的跡線有統計上的變化,也是因為公布相顆粒的尺寸并不是常數。因此
我們要對典型的平截面用各種方法進行大量的測試,也要研究能確定實
際變化及測定實際變化范圍的數字關系,研究能計算某些有用結構參數
的可靠平均值的數學關系,以及研究能確定這些數值精確度的數學關系
。
在所有這些定量研究是,必須假定劃考慮到兩個因素。平截面或截面
必須能代表整個物體,這一點顯然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必須通過檢驗
才能確定的估計。如果各種相的分布或在界面的排列上存在著有規則的
不均勻性,那么在選擇顯微鏡視域時必須對此加以校正。不幸的是這點
還沒有明確的表述方式,沒有好的表達方法可代替判斷。
為了得出分布顆粒的尺寸的平均值,人們必須知道顆粒的實際或近似
的形狀。雖然需要把球狀顆粒處理成等體積的球,實際上顆粒很少是完
全球狀的;但應當記住,這只是為了數學上方便。由熔融體或固體中結
晶出的顆粒經常是片狀或棒狀的。要區分其差別就需要進行困難而冗長
的處理。人們可以檢驗兩個接近垂直拋光面交線附近的顆粒的形狀。擔
另一方面,可在顯微鏡的視域中刻劃一個很深的標記,例如顯微硬度壓
痕,并在硬度壓痕范圍內對逐層不斷拋光拍照。這很象通過逐片檢驗來
研究一塊瑞士奶酪上的空洞。在某些情況下可于助選擇性的溶解把這些
顆粒萃取出來,并放在立體顯微鏡下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