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顯微鏡觀察幼蟲身體構造和葉苞內外吐絲的細部結構
觀察和拍攝:
1.每天定時觀察紀錄幼蟲筑巢行為,紀錄每個葉苞的位置,拍照并填寫觀察紀錄表。
2.架設數位相機以縮時錄影的方式,連續拍攝幼蟲筑巢與相關行為,再以電腦檢視影片,
截取精彩片段。
3.以顯微鏡觀察幼蟲身體構造,葉苞內外吐絲的結構,及咬斷的葉苞等觀察,并以數位
相機拍照紀錄
攝影裝置,以黑布當背景,采縮時錄影方式 用顯微鏡觀察細部構造
實驗與測量:
1.身長與葉苞長度—隨機測量 20 只幼蟲的身長與葉苞長度,并運用顯微圖像軟件繪制統計圖分析。
2.身長與換巢—以幼蟲編號 F2、F4為追蹤觀察對象,測量紀錄其每
次換葉苞的身長與葉苞長度,運用光線對比的方式,將手電筒兩旁光線
遮黑,緊貼葉苞,透過光影測量葉苞內幼蟲的身長,并紀錄與分析
3.光照的差異—利用照度計,測量葉片的葉面與葉背光照的差異,分析葉苞位置的差異。
4.氣味實驗—以 10 只小幼蟲(0.4-0.7cm)為實驗對象,從同一棵黃椰子采集 10 根葉片
枝條分別放進 10 個裝水寶特瓶,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1)實驗組:隨機將 5 只小幼蟲分別放在 5 根間隔涂抹 100%濃度蔥汁的葉片上。
(2)對照組:將另外 5 只小幼蟲分別放在沒有涂抹蔥汁的葉片上。
5.剪斷葉苞反應—以 F4 為研究對象,當牠外出食葉時,將其葉苞剪斷,觀察牠回巢動作,
并錄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