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掃描顯微鏡觀察尼龍纖維截面的結構特點
實驗流程
(1)將遠紅外線粉末 7%加入尼龍粉體中,用混煉造粒機進行混煉造粒后,加入 RV. 2.4
的尼龍粒中,并調配成含 1.5%遠紅外線成分的尼龍粒。
(2)運用 TA 熱差示分析儀進行該機能尼龍母粒之熱分析,作為后道紡絲制程條件參數
設定之依據。
(3)將該機能尼龍粒與一般尼龍粒均勻混合成含 0.5%,1.0%,1.5%,2.0%,2.5%,3.0%
遠紅外線粉體的量,投入高分子粒結晶和乾燥系統內,進行結晶與乾燥作業,以降
低高分子粒所含水分量,以降低高分子于
后續加熱制程中的裂解機率。
(4)依據上述(2)檢測機能尼龍母粒之熱分析結果,設定紡絲制程條件
(5)完成結晶與乾燥作業后,取高分子粒樣經高分子水分測定儀測含水量達標準含水量。
(6)將分別輸送到復合紡絲機,準備進行電加熱式擠出機熔融、擠壓高分子粒,熔融態
高分子經計量泵、紡絲分流板,出紡絲板冷卻呈纖維狀,經拉伸、捲取作業,制成
十字&中空遠紅外線尼龍纖維。
(7)紡絲制程中運用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原料部的復合紡絲機與經由設計過之異型斷
面紡絲板,進行開發機能復合尼龍纖維。
(8)復合紡絲制程溫度條件達到設定值穩定后,開始進行機能復合尼龍纖維紡絲制程。
(9)取完成捲取后的 SDY 機能尼龍纖維原絲樣本,用電子掃描顯微鏡觀察機能尼龍纖
維之十字&中空橫斷面
(10)纖維紡絲制程中,拉伸捲取系統是由 2組可加熱 Godet (Godet#1& Godet#2)及 1
臺捲取機所組成。
(11)將含不同比例遠紅外線粉體比例的十字&中空異斷面尼龍纖維進行織造布樣,并
進行檢測其織物特性保溫值(clo)、織物吸水高度、織物 20 秒擴散面積指數、織物
透濕性,以評估該織物的機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