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屬鐵鑄焊接區域微觀結構檢測顯微鏡
用鐵鑄介簡性特料材
1.凡碳含量在2.5~4 %,硅0.5~3 .0%,錳0.3~1 .2%,磷0.1~0 .6%,
硫0.02~0.12 %之鐵合金均屬于鑄鐵,為要符合特定用途或功能另 亦
添加了Cr、Cu、Ni、Mo、V或Ti等元素。
2.
鑄鐵在分類上有灰鑄鐵、可鍛鑄鐵、球狀石墨鑄鐵、及白鑄鐵等四 大
類,基本上由碳及硅兩種元素來支配 。
3
.碳、硅含量彽 (C 3.0 %以下、Si 2.0 %以下)因沒有游離石墨的 存
在,屬白鑄鐵;高于上述含量則成為灰鑄鐵,(視顯微中組織含量的
不同又有鐵素體型、珠光體型及兩者的混合型)。若于澆鑄過程中另
外添加鈣、鎂等元素可使石墨形成球化組織而成球狀石墨鑄鐵,韌性
與延展性較灰鑄鐵佳,機械性約與一般軟鋼相當;若將白鑄鐵長時間
加熱在850℃~93 0℃溫域使部分組織產生石墨化而成黑心可鍛鑄鐵 ,
若溫度高 達100 0℃且在氧化鐵粉末中長時間加熱則成為白心可鍛鑄
鐵,可鍛鑄鐵機械性遠較灰鑄鐵佳 。
4.鑄鐵中的石墨在凝固過程會有膨脹現象,正好與金屬凝固收縮相互 抵
銷,所以碳、硅含量越高,凝固過程體積的收縮現象便越不明顯 。
5.鑄鐵因熔點彽,易被鑄造成形狀復雜的構件,工業上廣被使用,但 因
有下述原因而導致焊接性不良 :
a.焊接金屬及焊件因急冷而發生第二層硬化效應,造成加工性與切 削性劣化。
b.因碳含量高,焊接過程會產生大量 的CO2氣體而造成氣孔 。
c.延性差,焊接時的熱應力易使被焊接材料及熔合區產生龜裂 。
d.因富含滲碳體,焊接過程的熱脹冷縮變化太大,容易龜裂 。
e.預熱溫度常較一般工件高且焊接技術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