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分析顯微鏡-合金表層結構松散及鑄件色澤暗淡
合金材料晶間腐蝕是金屬晶粒晶界內發生的腐蝕現象。一般晶間腐蝕只發生在鋅合金鑄件上。鋅合金的晶間腐蝕特別容易發生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當中。
典型的晶間腐蝕特征是電鍍或噴油后呈現嚴重起泡、合金表層結構松散及鑄件色澤暗淡甚至開始發黑。當晶間腐蝕嚴重時,鑄件在頂出時可能與流道分離,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小鑄件上。
形成原因鋅合金嚴格要求雜質元素的含量,鉛含量不大于 0.005%、錫含量不大于 0.002%、鎘含量不大于 0.004%。若其中一種或多種雜質元素超出可允許的標準要求時,這些存在于晶界內的雜質元素,使晶界成為陽極從而導致晶間腐蝕的發生。如成份超標越嚴重,晶間腐蝕則越明顯
使用優質及符合國際標準的金屬材料,確保金屬溶液不受鉛、錫和鎘污染。維持鋅合金成份符合標準,絕不能將含鉛錫焊接或電無鎳(電鍍錫)的廢品回爐若發現產品受晶間腐蝕影響,應立即停止生產,將熔爐內的金屬徹底清空,并只使用全新料生產。定期從熔爐或鑄件中抽取樣本檢驗成份,以確保金屬不含過量有害雜質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