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表皮層的細胞結構觀察使用電子顯微鏡
菌核(sclerotium)是一些真菌在土壤中行休眠?越冬或抵抗惡劣環境的構
造,主要是由真菌菌絲特化纏聚而成,可以是簡單的菌絲團或臘質的原生質團
(如粘菌多核的纖維質囊狀體在干燥下結團),可以是一分化完全的實體。一般而
言,菌核表皮層之細胞結構較緊密,且含有黑色素增強其防御能力。
除粘菌外,在眾多真菌中只有少數種可形成菌核,它們分布于子囊菌綱(Ascomycetes)、
擔子菌網(Basidiomycetes)與不完全菌綱(Deuteromycetes)中
而植物病原真菌可于其生活史中形成菌核者包括葡萄孢屬(Botrytis Pers. ex
Fr.)、麥角菌屬(Claviceps Tul.)、絲核菌屬(Rhizoctonia De Candolle)、核盤菌屬
(Sclerotinia Fuck.)及小核菌屬(Sclerotium Tode ex Fr.)等。核盤菌屬和葡萄孢屬皆
屬于盤菌綱(apothecial ascomycetes或discomycetes)中的核盤菌科(Sclerotiniaceae)
真菌,其中葡萄孢菌之有性世代不易形成,分類上以產孢方式、孢子形態和寄主
為主要分類依據;而麥角菌屬則為核菌綱(perithecial ascomycetes或
pyren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中的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由于
絲核菌屬及小核菌屬真菌只產生絲狀菌絲及菌核,在自然界又不易形成有性世代
構造,只能以無性世代的構造加以分類,造成諸多誤繆。以絲核菌屬而言,由菌
絲隔膜孔構造可知它們可分屬于子囊菌、同擔子菌和異擔子菌。
核盤菌屬、葡萄孢屬和麥角菌屬為子囊菌門(Ascomycota)之真菌,其分類與
鑒定方法有專章論及,在此不予贅述。
絲核菌屬及小核菌屬等二屬所謂的絲核菌類真菌(Rhizoctonia complex fungi)
之分類與鑒定上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