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葉脈顯微結構觀察用光學顯微鏡-植物常識
葉為植物之重要營養器官,其主要功能為營光合作用、氣體交換及蒸騰作用。
葉類藥材一般均采用植物之完整單葉,如洋地黃葉、枇杷葉等;或為複葉之小葉,如番瀉葉等;
亦有藥材,葉與花枝或嫩枝同供藥用,但主要用葉,故亦列入藥類藥材中,如、海州常山等。
葉一般分葉身、葉柄、葉托三部分。葉身之構造分表皮、葉肉及葉脈三部分。表皮通常由一層表皮細胞而成,
細胞之形狀頗不規則,膜壁有平滑者,有成波狀者,細胞之橫切面呈長方形或方形。表皮之外面多被以蠟、
毛茸或角皮。葉背有無數之氣孔,葉面則通常無氣孔,或僅少數,惟近于垂直生長之葉,則上下表皮之氣孔數略等。
葉肉組織主為薄膜柔細胞,可分二羣,即柵狀組織及海綿組織。前者位于葉面表皮之下,
其細胞長形,整齊排列如柵狀,內含葉綠體。海棉組織之細胞,形狀不一,排列疏松,
多含草酸鈣結晶,葉肉中往往含異形細胞(Idioblast),乃巨大不整形之厚膜細胞。
葉脈通常稱為側立閉鎖性維管束。其周圍有纖維或厚角組織(Collenchyma)保護之。
調制生藥時,葉身、葉柄、葉托,多一併取用之,惟以葉身為其主要部分。
若干植物之葉不具葉柄及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