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昆蟲等微生物實驗觀察顯微鏡廠商
實驗步驟:
(一) 本實驗的簡易性自動化投餵系統原理,是透過定時器的設定通電時間以啟
動用電磁閥去控制扁藻的藻液流量,電流通到電磁閥的線圈帶動電磁閥體
開關,藻液就會流過,不通電閥體就會關閉,而藻液就關閉,定時器也可
設定一天啟動次數,每次的間隔時間長短。
(二) 本實驗所要比較增殖的餌料生物為動物性餌料生物—壺形輪蟲(Brachionus
plicatilis),在培養之前須先將 Walne 營養鹽之培養液(表二)配制出來以備培
養周氏扁藻(Tetraselmis chui),使扁藻大量增殖再利用虹吸法投餵給輪蟲吃。
(三) 材料準備好之后(表一),首先將 5 公升保特瓶的瓶蓋利用電鉆鉆四個洞
,分別裝上四條打氣管,一條用來連接至打氣機裝上空氣過濾膜
,使扁藻攪拌打氣用;另三條分別連接到實驗三角瓶(1 次/天、2 次/
天及 3 次/天)每次投餵量為 35 ㏄。
(四) 把塑膠管剪出四條適當的長度),并裝置好電磁閥,取在塑膠打氣管之
中間位置,從桶子經過電磁閥再經過毛細管并拉長至下方震盪培養
器的三角瓶中(圖.9),將每瓶的流量穩定好之后并依每瓶的滴流量標示好,
插入塑膠打氣管時要輕彈一下以免造成氣栓。
(五) 因輪蟲密度太高及雜質太多所以需先過濾,準備兩支浮游生物網 100 目及
400 目,將兩支浮游生物網重疊在一起 100 目在上 400 目在下,再倒
入輪蟲原液下去并需先在浮游生物網里取ㄧ個凹洞以方便集中輪蟲
。
(六) 之后再把過濾完的輪蟲利用微量吸管(micro pipette)吸取 1 ㏄再拿到光學顯
微鏡(Olympus)下計算其每㏄的數量。
(七) 每瓶的三角瓶中各取 300ml 的輪蟲(經海水稀釋后使海水輪蟲有 80 只/㏄),
并在每個三角瓶外黏貼一個專屬的微量吸管,避免計算輪蟲數量時會有誤
差及三角瓶口外還要覆蓋一片鋁箔紙,避免會有異物污染。
(八) 把定時器調整好為早上八點(1 次/天),早上八點及下午四點(2 次/天),早上
八點、下午四點及晚上十二點(3 次/天。
(九) 并以七天為一實驗週期,且要每天固定時間用解剖顯微鏡(Euromex)計算輪
蟲增值量,每組采樣 3 次計算再取其平均值,做為生物統計的基本資料。
(十) 實驗前后必須以光學顯微鏡及血球細胞計數器鏡檢扁藻
的細胞密度。
(十一)較后再把整個組裝安置好,把電磁閥的插頭插在定時器上,再把定時器插
在一般插座上,即可開始進行自動投餵的實驗簡易自動化投餵系統配置的
整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