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線蟲鑒別光學立體顯微鏡-細小昆蟲的外形特征
診斷技術一般感染柑橘線蟲的柑橘植株,較顯而易見的外觀病變即是枝葉稀疏,有黃化、
落葉及頂梢干枯等現象。柑橘線蟲雌蟲產卵時,會分泌黏性的膠質包裹卵塊,
土壤顆粒甚易附著其上。這個特性,也常被用來作田間診斷的參考。
實驗室診斷則可利用改良式柏門氏漏斗分離后鏡檢,或利用棉藍染劑染色以解剖顯微鏡觀察
雄蟲:身體削長,大部份是直的,但在自然狀態下尾端微卷。陷線(striae)分開0.8~0.9μm。
側區(lateral fidles)不明顯。唇部平滑圓錐狀,外圍微硬?卺樅褪车溃╫esophagus)退化,
口針節球極小,中部食道球無肌肉呈針狀;渴车狼蚺c腸分開。半月體(hemizonid)
就在神經環(nerve ring)之后。排泄孔在身體中央偏后。單精巢(testis)并往外伸,
無交接囊(bursa)。交接刺(spicules)細長,卷曲,長14~18μm。副刺(guber-naculum)直的或新月狀,
固定的長3~4μm?偱懦銮豢祝╟loacal aperture)在一突出的瘤上。尾部圓錐狀伸長至一圓形的端點。
二齡幼蟲:身體直長或卷苗陷線分開0.8μm,側區隱藏并有2切痕(incisures)。
唇部、口針、食道和未成熟雌蟲相同?卺樀募毤舛苏伎傞L一半不到,并在末端有3個針狀物。
背部食道腺孔在口針基部后4μm處。中部食道節球紡錘狀在中間增厚,食道和腸的會合處(oesophago-intestinal junction)
被推入基部節球,因此許多腺體形成重疊。頸突起(deirids)在神經后,半月體明顯。排泄孔在身體中央偏后,
生殖原基(genital primondium)在排泄孔后有2~4個細胞。無直腸及肛門。雄蟲肛門在靠近尾端,且尾端較雌蟲短,細尖
態維持生命達數年之久,且無需取食。在寄主植物存在時,它侵入根部較外層表皮,并完成三次蛻皮。
此線蟲常危害4~5星期大的營養根,將蟲體前半部(頭部)埋插入根組織中吸取汁液,而體后半部則裸露根部外面。
每年三月起族群密度逐漸上升至六月時達較高峰,十二月至三月較低,和的雨量及溫度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