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顯微鏡下觀察低碳鋼微觀金相結構
低碳鋼一般所指的含碳量在0.30%以下的鋼種,其金相組織是由鐵素體以及波來鐵所組成的。
而做為盤元線材的低碳鋼,其含碳量可能更少,若以含碳量0.10~0.20%的低碳鋼為例,
它的金相組織鐵素體與波來鐵的比例是4:1,
在金相顯微鏡下 ,只看到白色的鐵素體金相上分布著些許黑色的區塊(波來鐵)。
波來鐵=鐵素體層狀的滲碳體,波來鐵是一種金屬間的化合物。當碳鋼的含碳量達到0.77%時,
其組織百分之百是波來鐵,稱之為共析鋼;少于0.77%的,稱亞共析鋼,其組織是鐵素體波來鐵;
超過0.77%的,稱為過共析鋼,組織是波來鐵滲碳體。
所謂粗波來鐵就是指其自沃斯田鐵化溫度下在爐中緩緩冷卻所形成的金相組織,因為緩慢的冷卻速度,使
得碳化物可以慢慢的析出,在此情況下形成的波來鐵相對較粗大。
熱加工因為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其加工后所形成的破碎晶粒會立刻再結晶成多邊形
而未受加工影響之晶粒,
固無加工硬化的現象產生。熱加工后的金相組織隨加工量及加工完成之溫度而定,愈接近再結晶溫度的話,
晶粒愈細致,加工量越大的晶粒越細,反之則晶粒愈大;
若完工溫度低于再結晶溫度者,則會有冷加工的影響。
低碳鋼盤元的組織,若熱輥軋的溫度是在A1以下,那就是由小鋼胚軋延來決定晶粒大小;
A1以上的溫度,有沃斯田鐵化了,所以要油冷卻溫度來決定晶粒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