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率的顯微鏡觀察油中冷卻的散鐵顯微結構
油中冷卻—吐粒散鐵
油中冷卻的速度比空氣中冷卻的速度快很多,以致于Ar1變態完全被抑制無法發生;
取而代之者為更低溫下的Ar'及Ar“兩種變態。亦叫做細珠光體。
共析鋼自奧氏體化冷卻
黑色部分用高倍率的顯微鏡觀察時,可以看到很細的層狀珠光體組織,
但是它的組織比索氏體組織更細。這組織叫做吐粒散鐵組織,或者叫做細珠光體。
水中冷卻—馬氏體
因為冷卻速度很快,來不及發生吐粒散鐵變態的奧氏體,會一直冷到200℃附近才開始發生變態而膨脹。
這種變態叫做Ar''變態。以后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變態量也漸次增加,繼續膨脹到常溫。
這種組織叫做馬氏體組織。
共析鋼自奧氏體化冷卻
馬氏體開始生成之溫度Ms及變態完成之溫度Mf只隨含碳量而異,與冷卻速度無關。
例如,某鋼之Ms溫度為200℃,則自奧氏體狀態冷卻下來時,無論冷卻速度多快
,若較后溫度不低于200℃即無馬氏體產生;反之冷卻速度雖不快,但只要能抑制Ar1及Ar'變態,
則溫度低于200℃后就有馬氏體生成,且在200℃以下無論冷卻速度多快也無法抑制馬氏體變態。
含碳量愈高,鋼的Ms與Mf溫度愈低。
馬氏體變態的量恒為溫度的函數,與時間無關。因此若較終溫度維持在Mf以上,無論時間多久,
則變態而得之馬氏體量即維持某一定值,不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