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屬材料微觀結構觀察金相顯微鏡
S50C 鋼材使用狀況與化學成分 鋼鐵是較廣為人們使用的金屬材料,
在一般工業使用上的占有率 約為所有合金的80%,因此對于鋼鐵研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以鐵為主要成份的合金我們稱為鐵合金,鐵合金至今仍是被使用較多的材
料,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殼內蘊藏豐富,相對經濟的提煉、精煉及制
造,及擁有廣大范圍的機械和物理性質,而其主要缺點是對腐蝕的敏
感性及較大的重量比。鐵合金以含碳量2.0 wt% 為分界,
可分為鋼材與鑄鐵,在含碳量0.05 ~ 2.0 wt% 的鐵系合金稱為鋼材;
在所有的鋼材中,較大產量系低碳鋼這一類,它們含少于0.25 wt% 的碳,
因而無法形成馬氏體(martensite),故強化只能靠冷加工來完成,其顯微
結構包括鐵素體(ferrite)和奧氏體(pearlite)組成物,這類合金相對柔軟
但具有極佳的延展性和韌性,它們可機械加工、可焊接且是所有鋼鐵
中較便宜的。它們具有415 到550 MPa 之間的抗拉強度,
以及25% 延伸率的延展性,然而在要求抗拉強度超過550 MPa 時,除靠冷加工來
完成外可用含碳量超過0.25 wt% 的碳鋼經熱處理后來得到。在含碳
量介于0.25 ~ 0.60 wt% 之間的鋼稱為中碳鋼,此種合金可借著沃斯田
鐵化(austenitizing),經淬火然后回火或恒溫回火等熱處理方式來獲得
較高的機械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