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業檢測顯微鏡-鑄件的冷卻特點
鑄件的冷卻特性:
當鑄件由高溫冷卻至室溫,其機械性質和下列四階段的冷卻特性有關:
1. 凝固冷卻初期:固體間結合力弱,并有足夠的金屬液體補充,此時鑄件強度極小,而延性極大可任意變形。
2. 凝固末期階段:凝固已接近完成,但是仍有少量殘留液體存在阻止了金屬固體間的完全結合。此時的收縮完全來自于金屬固體,鑄件強度很小,并且其延性幾乎消失而具有脆性。
3. 高溫金屬固體階段:金屬固體之強度略微增加,塑性變形能力高且不產生應變硬化。
4﹒低溫金屬固體階段:強度高具彈性變形能力
當鑄件仍處于雙相區而尚未完全凝固時,由于液相及固相同時存在,使得鑄件具有延性及脆性。此時如果收縮變形受阻,而使鑄件產生破裂的現象稱作熱裂(hot tear)。如果鑄件在這階段不破裂,
則在較低溫時之變形阻力會依照阻力之大小而使鑄件產生塑性變形,殘留彈性應力或低溫破裂等現象。這些完全由鑄件及鑄模之收縮率及機械性質而定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