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實驗顯微鏡常識-鑄鐵的凝固與砂模作用的影響
鑄鐵的凝固與砂模作用的影響
在模穴充滿鐵水后,鐵水會經歷液態相的冷卻及共晶凝固,這兩個階斷的 冷卻對鐵水或砂模的收縮或膨脹有相當的影響。
(1) 隨著熔湯溫度的下降,對亞共晶鑄鐵而言,由于初晶沃斯田鐵 的比容較小,金屬的容積會減少。 (2) 對過共晶鑄鐵而言,由于初晶石墨的比容較大,金屬的容積會增加。
鄰接鐵水的砂模由于受高溫的影響會產生腫脹,而隨著模砂結合劑種類的不 同,模穴的幾何形狀以及砂模的穩定性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球狀體或圓柱形鑄件,在較低模面硬度的模穴中凝固。 模穴受液態壓力頭的作用會增大直徑,這種情形在中、低模面硬度的濕砂模特 別明顯,會顯著地增加第一階模穴的擴大,在低模面硬度模穴,砂模第一階 段模穴擴大量大,受壓力頭和熔湯流動兩因素影響較為顯著,在高壓力的熔
湯和氧化性氣氛下,鐵水容易在第一階段模穴擴大時,即滲入砂顆粒間的空 隙,凝固時石墨的析出會使金屬透入的深度加大。 若是砂模的硬度高(包括高模面硬度的濕砂模,模壁足夠的厚,或使用化學 結合劑的砂模)第一階段的模穴擴大量很少或不會發生,反而是模砂(矽砂)受 熱后的膨脹形成模穴往內移,減少鑄件尺寸,因而在高模面硬度下,熔湯充滿模穴后, 第一階段模穴擴大量小,而灰口鑄鐵鑄件凝固時放出較高的熱量,矽砂受熱產生膨脹, 模穴顯著地往內縮小,鑄件容易產生金屬穿透的鑄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