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顯微鏡觀察金屬材料銲接處顯微組織結構的變化
摩擦攪拌銲接是一種低變形、高品質、低成本的固態接合方法,銲接過程中并未使材料產生熔融,能有效提昇銲件的接合品質。
鐵-碳合金是人類較廣泛使用的金屬材料之一,由于具有價格低廉、高強度之特性,是一種理想的工程結構材料。球狀石墨鑄鐵具有優良鑄造性、適當之機械性質且價格低廉,所以在許多工程結構件上已被廣泛使用。
碳鋼及肥粒鐵基球墨鑄鐵為接合試片,分別以同種材及異種材接合的方式,利用摩擦攪拌銲接方法進行對接,探討在各種不同制程參數下的接合品質,以及銲接區域之顯微組織演變與機械性質之變化。
研究結果發現肥粒鐵基球墨鑄鐵經過 FSW 接合后,攪拌區產生了硬脆的麻田散鐵組織,銲道有硬度增加及延性降低的情形碳鋼與肥粒鐵基球墨鑄鐵異質合金在攪拌桿順、逆時針兩個方向迴轉接合后,以逆時針方向迴轉所得之接合品質較佳。FSW 試件在經過銲后熱處理后,攪拌區之麻田散鐵相可因熱處理而消除,抗拉強度也有提昇的趨勢。關鍵詞:摩擦攪拌銲接、球墨鑄鐵、顯微組織、固態接合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