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學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芋頭中細胞特征
芋頭是可食用作物,球莖含有刺激因子。在早期的研究中指出,某些化學性複合物與刺激性有關,這些化合物是生物堿、配醣體、皂甘素等。在較近的研究中則顯示,刺激性與來自異形細胞中釋放出的草酸鈣針形結晶有關。
利用光學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觀察芋頭中草酸鈣結晶的特性,結果顯示紅梗芋中有四種草酸鈣結晶形態,分別是針形、圖形、砂形及角柱形。含針形結晶之異形細胞,典型的長度是75~145μm,直徑是20~50μm;含圓形結晶之異形細胞長度是20~50μm,直徑為20~50μm。能譜儀分析顯示結晶中主要的陽離子是鈣。
計算每單位面積芋頭球莖中異形細胞之數目與密度,結果顯示紅梗水芋中,含針狀結晶之異形細胞在數目與密度上有較高量,在旱芋中則較少。
在常壓蒸煮前、后,對紅梗芋頭中結晶異形細胞的影響,只有結晶構形上的改變及異形細胞壁與膜的崩解。加工處理方面,高壓蒸煮可強化辛辣性的表現,而酸化處理則可減少辛辣性。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