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性能偏光顯微鏡觀察陶瓷試片顯微結構
燒結理論方面
陶瓷的顯微結構與性質是息息相關,而要瞭解燒結體的較后顯微結構, 必須明白整個燒結過程中顯微結構的演化情形,
雖然可以一步步觀察演化中 的陶相,然須耗相當多的人力、時間與金錢,并且多孔陶相并不是很容易研磨 與觀察。
在以前所有的理論均無法求得顯微結構演進參數,即孔隙半徑,單位 體積孔隙之總長,及孔隙分布,
然而在本實驗室所發展的“修正統計燒結理論” 則可得到這些參數,來預測顯微結構的變化,
這對于控制顯微結構有極大的貢獻。這個理論已成功的應用于氧化鋁及鈦酸鋇的燒結:
在氧化鋁方面:已可將高純度氧化鋁(無其他添加物),經壓型后依本理論所設計之燒結程式,
可在1500oC燒至密度>99%理論密度,其 晶粒大小在 3-5微米,其他一般方法則須在溫度 >1600oC下燒結,其密度 仍< 99%,且晶粒大至10微米。
其顯微結構, 及幾近透明的試片。
在實驗設備方面,除一般設備外,擁有高溫真空/鈍氣精密鑄造 機、高性能偏光顯微鏡、高溫氣氛控制熱處理爐、
恒電位儀、強力粉末混合機、高能量氣氛溫度控 制磨耗試驗機、桌上型萬能試驗機、疲勞試驗機、
不脫鈣骨科組織觀察試片處理系統、低真空掃描 式電子顯微鏡及高解析超音波顯微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