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電子顯微鏡觀察PU 的形態與結構
PU 的形態與結構
Segmented PU 的 domain size 大約為 10nm 左右,如此小的
domain 一般說來是很難藉由 TEM 直接看到。因此,PU 的 TEM 形態
分析的研究很少有文獻報告),至目前為止,只有 PB based PU 的
非極性式 PU 才有一系列不同硬質段含量變化下的 TEM 分析。對塊
狀共聚合物而言,Meier 根據熱力學理論來計算共聚合物的形態
是如何隨著鏈段體積分率的增加而改變:當鏈段在共聚合物中的體積
分率低于 23% 時,其形態呈圓球狀;而當鏈段的體積分率在 23% ~ 30%
之間時,則呈圓柱狀;另外當鏈段的體積分率位在 30% ~ 50% 之間
時,則呈薄板狀;至于當鏈段的體積分率大于 50% 時,則發生相轉
移
(高伏特電子顯微鏡)研究 PB based PU 的形態(Cooper 所使用的 PB
是 1,2-乙烯基佔 43%,而順式加反式的總和佔 57%;另外本研究所
使用的 PB 是順式佔 96%,然而二者為同分異構物),從他的 HVEM 研
究結果中發現,當硬質相含量約為 31%(體積分率約為 27%)時,PU 的
形態為硬質相呈短圓柱狀;另外,當硬質相含量約為 42% ~ 67%(體
積分率約為 35% ~ 61%)時,硬質相呈薄板狀(lamella);除此之外,
當硬質相含量大于 75%(體積分率大于 68%)時,則硬質相呈連續相
而軟質相呈短圓柱狀
至于,極性式 PU,則因軟、硬質相有部份互容,且不易形成對
比,因而無相關一系列不同硬質含量下的 TEM掃描電子顯微鏡 形態變化圖譜,這也
是導致了極性式 PU 的形態結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