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實驗前制備步驟簡介-鑲嵌、研磨儀器供應
金相實驗前處理可分為鑲埋、研磨、拋光、浸蝕等手續,其試樣以
碳化矽砂紙磨至2000號后,再以氧化鋁粉1μm、0.05μm拋光,拋光后
的試樣以10%HF+5%HNO3+85%H2O混合酸溶液浸蝕15~20秒,直到表面
有出現肉眼可觀察到紋路為止,再使用光學顯微鏡(OM)和洛氏硬度計進
行實驗
鍛造材之被焊接材料區,其顯微組織為等軸α相(Light)在轉變β相(Dark)中形成,
這是金相內同時包含著粗大針狀的α相,原因是固溶淬火后馬氏體相α+α起分解,
產生析出強化效果,等軸狀組織不同于層狀,它是再結晶的成果,
在低β相轉變溫度(995℃)以下進行固溶處理可以得到雙相狀的顯微組織,
這種組織的特點在于層片狀(α+β)基體上分布等軸α相。
因此雙相狀組織可以看成是由層片狀組之與等軸狀駔之共同組成的。
是擠制材之被焊接材料區,可發現針狀的α相與α相在初始的β晶粒內成核,
是因為擠制過程中,加工溫度位于β相轉變溫度(995℃)以下,晶體結構為體心立方
(BCC),溫度慢慢冷卻后則呈密排六方結構(HCP),大量成核可能取成長過程中層片束
的狀向多所重覆,與β相區溫度冷卻下來所得到的惠德曼組織相似,
這種有特色的顯微組織從外觀上類似于籃網的編制圖案,
因稱籃網排列組織,此機械性質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