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量測分析工具顯微鏡
表面粗糙度除用Ra、Rmax、Rz 值表示外,有時亦可用粗糙度等級表示之, 粗糙度等級計分十二級,即N1、N2、N3、N4….N12等
表面粗糙度曲線并非等間距之規則曲線,故在測量粗糙度值時,需規定在 曲線上截取一定長度測量之,所規定之測量長度,即稱為基準長度;鶞书L度 共有六種分別為0.08、0.25、0.8、2.5、8、25,單位為mm,其中0.8 為較常用 之基準長度,稱為標準基準長度;鶞书L度與加工精度有關,即加工越精細者, 采用越小之基準長度;加工越粗糙者,則采用越大之基準長度。
銑削加工方法所能達到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 值為25~0.2μm,其較適宜銑削使用之量測基 準長度為 0.8 mm、2.5mm、8.0 mm 三種。在測量中心線平均粗糙度值時,為求 準確起見,常以二至三位之基準長度為實際的測量長度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