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試樣侵泡溶液實驗后表面結構觀察顯微鏡
Az61 擁有高反電磁性以及高熱傳導性,已迅速應用在
3C 產業上(電腦、通訊等)。但由于其低氧化電位、耐
蝕性差影響了鎂鋁合金成品的實用性。因此如何提高鎂
合金成品的實用性,便成為重要的課題。之前均以鉻酸鹽表
面改質來改善其低化學電位及耐蝕性差的缺點。然而這牽扯
到環境污染問題,因此開發不含重金屬或有害物質之表面改
質極為重要。
化學轉化熱處理法是對金屬表面進行化學熱處理,在該
表面生成不溶性化合物的包覆方法。但化學轉換熱處理法因
侷限于鎂合金本質,因此會導致多孔表層,做完熱處理需要
有封孔的動作。
利用經熱處理后之無鉻電解液解決不含鉻之鍍品。
實驗藉由熱化學轉化(Conversion coating)使磷酸根
離子能擴散進入 AZ61 的氧化層,并在其中產生強鍵結力,
來提高試樣的表面抗蝕性。經硫酸清潔試樣,浸泡于維持在
160o C 之 95% vol.磷酸與 5% vol.氫氟酸的混合溶液中,5 秒
鐘后即形成含磷酸根的皮膜層,再以水淬方式進行使磷酸離
子進入氧化層,形成含有鎂、磷離子的金屬試樣。同時,經
磷酸與氫氟酸化學轉化后,試樣將其沉浸于 3% vol. 在 25OC
的氫氟酸溶液里 45 秒進行封孔動作,期望可以將試樣的磷
酸皮膜層平坦化。對照交流阻抗法(EIS)所得之電阻阻抗值并
比較化學轉換熱處理前后之耐蝕性及變化,經由模擬等效電
路圖(Equivalent Circuit)跟換算的數據證實 AZ61 表面經由化
學轉換熱處理法有增加耐蝕性的效果,
且能提供較佳的阻抗及較低的電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