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微生物的內部構造-相襯顯微鏡的原理
相位差顯微鏡
• 用途:細部地檢查微生物的內部構造
• 活的樣品
• 樣品不需要或不能固定與染色
• 原理:
– 利用光經過位相差物鏡與聚光器,形成相位差不同的光
– 利用細胞內部各種構造與胞器折射率的不同,增加彼此間的對比來顯像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 當電子束撞擊到檢體時,電子會分散
• 電子顯微鏡的接受器利用穿透過的電子來進行制造影像
• 在檢體上比較密集、密度較高的部分,被分散的電子比較多,相對在影像上會呈現比較深
• 放大倍率:10000 ~ 100000X
• 高伏特電子顯微鏡
必須注意到透鏡焦距(f )之正負的判斷,其與該透鏡兩個球面之凹凸有關。若該透鏡之中心厚度比周緣之厚度為大時,稱凸透鏡,其焦距為正值,反之為凹透鏡,其焦距為負值。而在判斷透鏡中曲率之正負值時,若透鏡某面之曲率中心落于與入射點之同一面時為負值,反之則為正值。在判斷成像為實虛像上,當像距為正值,則成像為實像,成像于透鏡的另一面;反之則為虛像,成像點與入射點同一面,且成像點是由折射光線經由光線之逆追跡而會聚成的,在實際上并無真正的光線會聚點存在,故稱為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