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顯微鏡所使用的光源-熒光簡介
熒光顯微鏡
• 熒光 (fluorescence)
– 有一些熒光物質可以吸收短波長的光 (e.g.UV),而釋放波長較長的光 (e.g. 可見光)
• 熒光染劑
• 將檢體用熒光染劑染色
• 將染色過的檢體放在顯微鏡下,用紫外光、紫光或藍光照射
• 檢體上的熒光物質被激發而放出綠光…
• 無專一性的染劑,可運用于所有的檢體
熒光顯微鏡
• 具專一性的染劑,常用于熒光抗體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 – 與抗體結合• 共焦掃描顯微鏡
像差種類
(1) 色像差(chromatic abberation)
玻璃的折射率隨波長不同而有所改變,故其成像焦點亦不同。當平行的白色光入射凸透鏡時,由于其中藍光的折射大,所以其,焦點較靠近透鏡,而紅光的折射較小,所以其焦點離透鏡較遠。兩者之間的距離稱為縱向色差ACA(見圖1)。
透鏡的橫向放大率和透鏡的焦距有關,而焦距又因入射波的波長改變而改變。因此對一離軸長為PP1的物體因透鏡所造成的藍色像和紅色像不僅位置不同,而且它們的像長短亦不同,其差稱為橫向色差
(2) 球面像差(spherigal abberation)
當一束平行光入射透鏡時(圖3),離光軸愈遠的光束,其在軸上會聚的點離近軸焦點F’愈遠,稱之為球面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