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對眼睛的毒性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被發現,其可造成失明的嚴重后遺癥。甲醇的眼睛毒性作用主要發生在視神經節細胞及神經髓鞘,因為代謝物甲酸的累積,抑制了細胞粒線體的細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功能,而損傷細胞;臨床上可出現視覺上的閃光、模糊、色覺異常、甚至發生視野縮小、盲點(scotoma)、甚至視覺喪失的現象,眼睛檢查可以發現瞳孔擴張、瞳孔反射異常,以及急性期的視神經盤充血及水腫,較終則出現視神經盤萎縮的病灶;視網膜本身一般并無異常特征。
甲醇中毒,除非能及早有所懷疑,否則并不容易被診斷出,立即的治療主要在于矯正代謝性酸中毒、維持生命征象(vital signs)、減緩及移除甲醇及其代謝等方式(包括使用fomepizole、ethanol、及血液透析等),即便如此仍然可能留下視覺喪失的后遺癥,因此為眼科的急癥。
人工糖精阿斯巴甜(aspartame),商品名包括NutraSweet、Equal、及Canderel等,近年來就被部分人士(Betty Martini's conspiracy theory)詬病,在體內可被代謝成為甲醇及其他物質,因此對身體可能會造成許多傷害(甚至癌癥),而發起反糖精運動;不過目前科學界仍普遍認為在一般劑量下,糖精是安全無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