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排的定義差排的基本觀念
刃狀和螺旋是差排的兩種基本形式。
塑性變形相當于大批差排的運動。施加剪應力垂直于差排線造成了刃差排的移動。
由于差排運動造成的塑性變形過程稱為滑移(slip),而由差排線移動所橫跨出的結晶學平面稱為滑移面(slip plane)。
因應施加剪應力所產生的螺旋差排運動,其運動方向垂直于剪應力,而刃差排的運動則平行于剪應力,
不過兩種不同差排運動所造成的淨塑性變形量都是一樣的.
所有金屬和合金都含有一些差排,這些差排可能來自凝固過程、塑性變形以及因為急速冷卻導致的熱應力。
一個材料的差排數量,或是差排密度(dislocation density),是以單位體積內的總差排長度來表示,這個值相當于一個任意剖面上單位面積與差排相交的數目。
差排密度的單位為每立方厘米分之厘米,也就是每平方厘米分之一。
差排的一些特性對于金屬的機械性質很重要,其中包括差排周圍的應變區,這些應變區不僅影響差排繁衍的能力,也影響差排的移動性。
刃差排附近有壓縮、拉伸、晶格應變(lattice strain)及剪應變。至于螺絲差排,晶格應變只有純剪而已。這些晶格畸變都可以視為由差排線伸展出的應變區。
滑移系統
差排在不同原子的結晶平面和結晶方向移動的難易程度并不相同。通常,差排的運動較容易發生在某一平面上的某特定方向,
這個平面就稱為滑移面(slip plane),移動的方向則稱為滑移方向(slip direction),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合稱為滑移系統(slip system)。
為了使因差排運動所伴隨的原子扭曲達到較小,滑移系統取決于金屬的結晶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