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評量學生使用顯微鏡的能力?
顯微鏡的構造、原理、成像情形...并非這個階段的主要概念吧!顯微鏡是一種輔助觀察的工具,所以如何使用比使用的結果重要吧!評量的重點是:學生能用顯微鏡找到東西嗎?至于找到的東西是否上下左右相反,根本不是重點(生物幾乎都是左右或輻射對稱的,再怎麼翻轉都一樣),為什麼所有考試都在考高、低倍鏡的比較、複式和解剖顯微鏡成像的差異(其實現在有些複式顯微鏡成像并不是顛倒的)?可能是老師們還無法設計出可以評量過程技能的紙筆測驗題,或老師們根本不重視「過程技能」吧?所以「病原」是老師而不是學生吧?
哪一種標本可同時用解剖和複式觀察(可以看到細胞)?
物鏡100倍目鏡10倍,放大達1000倍需要用外加光源?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