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發現了細胞輻射敏感性新機制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輻射效應組與日本順天堂大學以及NIRS科研人員合作在高精度的顯微鏡下發現了細胞輻射敏感性的新機制,對腫瘤輻射敏感性及腫瘤調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表明,顯微鏡下觀測兩種人脈絡膜黑色素瘤細胞系92-1和OCM-1具有相同的DNA損傷修復能力,但兩種細胞的輻射敏感性卻存在極大差異。研究人員首次報道了細胞周期長期停滯現象,并對其機制進行了相關研究。
研究還發現,顯微鏡下觀測X射線或高LET 12C6+重離子輻照均能夠引起92-1和OCM-1細胞周期G2期阻滯,并在輻射后16小時G2期阻滯達到較大值。之后,OCM-1可跨越G2期阻滯重新進入新的細胞周期;但92-1在輻射后5天仍無法跨越G2期阻滯,處于長期細胞周期停滯狀態(如圖 1所示)。研究進一步證實,92-1細胞周期停滯與輻照劑量相關并存在劑量閾值。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降解與細胞周期停滯相關(如圖2所示),隨著更高精度得顯微鏡出現有關細胞周期停滯的機制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