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學顯微鏡下如何從蕨類的孢子囊堆取出孢子呢
把整片蕨葉剪下后,像壓花那樣拿兩張白紙夾住,上面用物品壓住以免風吹散,如果幾天后看到白紙上有深褐色粉末,就是已經破開的孢子囊(注意不是孢子喔,孢子光用肉眼試看不太到的),同時孢子也已經出來了,這時就拿著蕨葉在紙上輕輕磨蹭,讓還沒掉落的孢子落到紙上。 接下來的動作要輕柔!把下面的紙折出一道溝槽(就是對折),讓孢子有個地方可以聚集,接著把溝槽的末端對著你要儲存孢子的容器,像漏斗那樣。但這樣孢子還是下不來,就要拿支筆輕輕的(很輕)敲這張紙,讓孢子能夠順利從紙上面滑下。
單一孢子囊孢子收集: 我也沒做過,不過應該可以在孢子囊尚未成熟前在解剖體視顯微鏡下從孢子囊堆中挖出單一孢子囊,接著把他保存好,等他成熟就可以在解剖顯微鏡下計算單一孢子囊的孢子數量了。不過一般臺灣蕨類的孢子囊孢子數只有兩種- 16 和 64,通常16顆孢子的孢子囊形狀比較長(像彎刀),64顆孢子的孢子囊形種比較圓,不知道你們的是那一種? 另外,孢子也只有兩種形狀,一是像粽子(四面體),二是像紅豆(彎彎胖胖的),當然也會有營養不良發育不好的孢子,這些在計算時可不要漏掉囉~
其他: 基本上孢子成熟后就掉落了,時間要端看你取回時的狀況,從數星期到數天或更短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