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之實驗目的、觀察及原理1.實驗目的:觀察其微生物的外型輪廓、粗略型態及內部構造。2.原理:光學顯微鏡的儀器裝置簡便,其成像原理是利用可見光照射在試片表面造成局部散射或反射來形成不同的對比,然而因為可見光的波長高達4000-7000埃,在解析度(或謂鑑別率、解像能,係指兩點能被分辨的較近距離) 的考量上自然是較差的。在一般的操作下,由于肉眼的鑑別率僅有0.2 mm,當光學顯微鏡的較佳解析度只有0.2 um 時,理論上的較高放大倍率只有1000 X,放大倍率有限,但視野卻反而是各種成像系統中較大的。3.材料:廢水處理廠的水樣、拭鏡紙、顯微鏡、載玻片、低管4.步驟:(1)以低管吸取水樣,滴于載玻片上面觀察。(2)將接物鏡由較低倍看起,并調節粗細調節輪。(3)觀察其倍率、長寬、并記其名加以繪圖。
相關資訊: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