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 在您的經驗中,做材料分析時(例如廠商委託實驗室做分析),有哪些工具書(標準規范、成分等書)是很實用的?必定要曉得的。 例如:我想查詢一些比較特殊的合金平衡相圖,該找哪種書比較容易找到。 再做金相時對于此種材料不熟析,可能不太容易辨別正確的相,除了尋求學長姐幫助,哪類的書籍對于分析材料能力是有所幫助,能夠給我ㄧ些意見嗎?
我想再請問粉末冶金的工件,會有要做熱處理的情況嗎? 另ㄧ塊塊材(應是粉末冶金),在前端沿邊緣處有黑色且筆直的氧化膜痕跡,且切取試片明顯感覺邊緣處硬度高于內端,如果是做高周波硬化,邊緣的金相組織圖內的孔隙分佈比較于內端會不會有什么明顯的變化呢?可能經驗還不夠我從金相圖看,好像看不太出來有顯著的差別。 普遍來說是否應該會有差別呢?
上海光學儀器廠回復: (1)工具書:中文全屬材料對照手冊,原文的就找ASM、ASTM、JIS 、GB或CNS等相關規范。 (2)平衡相圖一般是找ASM Handbook(phase diagram),或上網找~。特殊合金的話,有一些不見得有相圖,但可以找大概的組成。不過一般二元相圖較多,再來才是三元相圖。多元的話就比較複雜需要花時間去找(或花時間自已做) (3) 看金相若不熟材料,那就得先知道它的組成或是相圖(要找(1)(2)說的東西先了解),甚至網路上有相關或類似的材料來做功課。至于裡頭各個相的判讀,多半是需要有人帶,或是有別人的標準圖去做比較,你才會比較懂。一般要再更確定一些特殊相的話,多半會伴隨著打這特殊相的組成(定量或半定量),來做進一步的鑑定。如果說看到的相是平常容易看到的,那就不用這么麻煩~。倒是往往看金相時,不見得只看這材料較基本的相組成,也要試著觀察一些對于材料有負面影響的東西(缺陷、雜質、未知的相、顆粒等等)。這樣才能對材料做深入的了解及分析。
我覺得先要了解的也許有以下的書:相變化、物理冶金、金屬熱處理。 再來就是多磨(磨金相)、多看(多看OM、SEM)、多比較(比較與資料上的差別、比較類似、相關的材料組成)
eds的話也差不多,不過這是顯示出這材料含有哪些元素(ex:Si、Cr,二者的原子百分比為CrSi2:1:2)。有時會打出其他的東西(研磨時殘留、氧化、鍍金....)。不然二者分析差不多,倒是xrd打的范圍較大,eds打含有孔或高低差過大材料的話容易有訊號被吸收的問題,詳細你可以看一下電子顯微鏡的書有說明sem裡eds及成像原理)。xrd打的是d spacing,數據會比較真(但若是多種相的材料又未知的,打這個會瘋掉,因為要對peak來判別相...會很累~ ^^)。我是做金屬塊材,但不是粉末冶金,提出來的未必完全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