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顯微鏡及其他相關設備,觀察塵螨的形態與行為,并試圖了解塵螨和過敏反應的相關 性。經過長久的尋找,嘗試多種方法,終于找到塵螨,發現「室塵螨」的兩種螨類--歐洲 室塵螨及美洲室塵螨。學會飼養塵螨的方法,觀察到塵螨攝食酵母粉的情形。并充分運用 我們的設備,觀察、拍攝各種水中微生物(數位相片、錄影帶、VCD)的行為,并測量出 水中微生物的大小。
研究動機 哈秋!哈秋!老師常常打噴嚏!老師說他會過敏
老師說醫生都說 過敏跟塵螨有關係,而且書上說顯微鏡就可以看到塵螨(0.17~0.5mm) ,于是老師提議就 來研究塵螨好了,前不久課本也剛學完顯微鏡,所以大家都覺得構 想不錯,就決定了,挑戰過敏!挑戰塵螨!阿翔說學校顯微鏡不好,他有一臺好一點的可 以提供,老師說學校有一臺數位相機可以把塵螨拍下來,經過研究小組討論,很快大家就
決定以「塵螨」為研究主題,出發吧!
研究目的 陳老師受過敏之苦已經將近八年了,做過敏原反應測試后發現對塵螨有明顯反應,他 真的…真的很想知道他家到底有沒有塵螨?也想一睹塵螨的真面目!我們則懷疑醫生都說過敏跟塵螨有關係,因為很多人都有過敏,但是家裡很乾淨灰塵很少,所以我們想調查 看看有過敏的人家中是否都有塵螨?欲探究主題如下:
尋找塵螨、利用顯微鏡設法看到塵螨,一睹廬山真面目。 顯微鏡頭下計算塵螨的大小及觀察其形態。 如何拍攝生活中的塵螨? 找到塵螨之后,學習顯微攝影,製作 VCD 或錄影帶。 調查學校學生多少人有氣喘?多少人有鼻子過敏?? 對于鼻子過敏的師生,記錄、分析、研究其發病狀況。 設法瞭解鼻子過敏和塵螨之關連?
八、 充分運用我們的設備,拍攝各種水中微生物(相片、錄影帶、VCD) 、并測量出水中
微生物的大小。
參、研究器材設備
燒杯、攪拌器、筷子、吸管、戴玻片、蓋玻片、鎳子、封口膠袋、牙籤、食鹽、酵
母粉、標籤、樣品、培養皿、吸塵器、顯微鏡、數位相機、錄影機、電視、電腦。
|